<pre id="hlzyt"></pre>
    <pre id="hlzyt"><del id="hlzyt"><menu id="hlzyt"></menu></del></pre>

    1.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吉安時政> >正文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護一方清流 促人水和諧——看我市如何做好“水文章”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3-03-23 09:06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水乃生命之源。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的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活動,主題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吉安,是依水而建、臨江而興的城市。對水資源的管護,就是為城市守好發展命脈。去年以來,我市加強水資源監督管理,全方位推進全民節水,加快推進水權改革,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水支撐。

      截至2022年底,我市37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贛江干流13個斷面持續穩定在Ⅱ類以上,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均居全省第一。

      強化源頭,嚴格取用水監督管理

      贛江母親河穿城而過,將264公里留在了吉安境內,沿途共有733條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支流,還有1200余座水庫,猶如一顆顆綠寶石鑲嵌在廬陵大地。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566.9毫米,折合水量395.97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27.05億立方米。

      豐沛的降雨量和眾多水系,給我市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增加、城鎮化進展速度加快,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不少地區都存在季節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問題。

      如何從源頭開始強化,嚴格取用水監督管理?

      “根據國家和省、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深入落實水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堅守紅線,優化配置,從嚴核定下達各地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近日,在談及取用水監管時,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不斷強化取用水日常監管、依法加強用水統計調查管理、完成取水口取水監測計量、嚴格落實計劃用水制度、努力提升水行政執法效能。”

      2022年度,全市水利系統積極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完成了省水利廳下達的“十四五”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嚴把水資源論證審查關和取水許可審批關,規范取用水管理秩序;依法推進用水統計調查制度實施,加強了全市統一的用水統計名錄庫建設,提升了用水統計管理能力和水平。

      為提升水資源監管能力,我市強化水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市本級新增23名水行政執法人員、8名水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完成了26名人員換證工作,注銷35位因退休或調離本崗位等不具備執法資格人員,提高了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和水平;加強與公安、檢察院的協同配合,形成執法監管合力。

      節約用水,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創建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構建節水型社會,是優化水資源管理的必然要求。

      去年5月25日,市水利局深入白云山大型灌區及周邊鄉鎮開展節水宣傳活動?;顒又?,工作人員除發放農業節水宣傳資料外,還下到田間地頭,向村民現場宣講節水知識,并解答村民的用水、節水疑惑,增強了灌區及周邊鄉鎮群眾的節水意識,營造了灌區人水和諧的良好氛圍。

      這只是全市水利系統全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創建的一個縮影。節水型社會的創建,需要一個個小我節水意識的覺醒。他們結合“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活動,組織參與“節水中國 你我同行”等主題宣傳活動,大力推行《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范》,廣泛發動社會公眾參與節水宣傳,開展了一系列節水宣傳活動,引導社會各界都來關注水、愛護水、節約水,提高全民節水意識。

      節水型社會的創建,除個人外,還需要每一個社會組織的努力。全市水利系統積極推動縣級人民政府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嚴控創建質量,推進我市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持續開展節水型單位創建,深入開展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樹立標桿典型,示范帶動本地區節約用水。

      繼青原區、安??h、井岡山市、新干縣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后,去年,吉安縣、遂川縣、泰和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已通過省級技術評估和驗收。28家企業成功創建市級節水型企業,15家企業成功創建省級節水型企業。井岡山大學創建省級節水型高校,全市大批市級節水型公共機構有序創建。

      水權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能源”

      水資源豐富,但在季節、空間、區域上,卻并不均衡。為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和優化配置,用“市場之手”保護生命之水,水權改革便應運而生。

      2021年11月23日,吉安市螺灘水利水電中心與江西明盛實業有限公司水權交易在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完成。這是我市首例水權交易,也是我市水權改革的生動實踐。

      有了首例的成功經驗,永豐縣返步橋水庫管理所、峽江縣萬寶水庫灌區、吉安縣福華山水庫管理委員會、泰和縣南車灌區也陸續在江西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完成了水權交易。據統計,去年我市共完成水權交易13筆,交易金額30余萬元,交易水量80余萬立方米。

      除水權交易外,我市在全省提前全面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完成改革面積451.95萬畝,建立健全工程建設與管護、農業水價形成、精準補貼與節水獎勵、農業用水管理等機制。大力推動智慧水利建設,全面落實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建設任務,啟動“吉安市河道砂石管理信息平臺”項目建設,總投資2200萬元。

      因時制宜,為全市穩定用水提供“安全屏障”

      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全市水利系統因時制宜,用改革思維創新應對災情,全力保障用水安全。

      去年7月下旬以來,我市持續晴熱高溫天氣,13個縣(市、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災面積111.6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6.71億元。為應對持續的旱情,我市采取加強水資源統一調配、充分發揮節水設施效用、加強計劃用水管理等多項措施,全力保障用水安全,最大限度減輕旱災損失。

      峽江縣對全縣123座?。?)以上水庫實行“一把鋤頭”放水制,加強計劃用水,使有限的水資源獲得充分利用;吉州區啟動水系連通項目,為興橋鎮的黃余村、丁塘村等6個村委會的6000余畝農田提供了灌溉用水,對農村因旱飲水困難人口,通過臨時筑壩攔水、打抗旱井等應急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水”字,雖寥寥4筆,但它分量卻有千斤。將水文章寫好,也非易事。但好在全市水利系統深知,管水護水節水沒有完成時。讓靈動的水更好地滋養生命之城,是他們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標。

      文/張子為、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羅仁瑾

      責任編輯:鄒洋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8X永久华人成年免费》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午夜免费高清久久影院

        <pre id="hlzyt"></pre>
        <pre id="hlzyt"><del id="hlzyt"><menu id="hlzyt"></menu></del></pre>